最新消息

提供數位健康新創轉譯產學聯盟近期與企業、學術機構的研究合作,聯盟最新活動講座,以及產業最新政策法規與標準。

DHT 聯盟5月電子報 Vol.13 - 生成式AI在醫療場域的機會與挑戰:來自第一線專家的觀點與調查洞察

2025年 6 月 30 日, 聯盟電子報

過去十年間,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歷經從幻想、懷疑到實證的轉變。生成式 AI,特別是以大型語言模型(LLM)為核心的系統,正展現其在醫療知識處理、語境理解、病例摘要、患者溝通及決策支援等任務上的應用潛力。

今年4月11日,DHT 與CIO Taiwan攜手合作,發起了《醫療產業 LLM 導入與應用現況調查》。我們希望透過來自第一線醫療資訊長與決策者的實務回饋,更貼近台灣醫療場域在導入生成式 AI 過程中的真實情況與挑戰,進而為未來的政策建議、系統整合與臨床落地提供更具依據的洞察與方向。

本次調查涵蓋全台 13 個縣市的醫學中心、區域醫院及診所,共獲得 97 份有效回覆。我們從中觀察到,不論是對生成式 AI 的期待、應用策略,還是治理機制的發展,都已悄悄在醫療現場發酵。

一、導入現況:LLM導入日益普及,大型醫院領先推動

調查結果指出,受訪單位主要來自於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。此外,過半醫療機構已啟動生成式 AI 導入或測試,且以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的行動最為積極,地區醫院與診所則相對保守。若觀察地區差異,台南、台中、嘉義等中南部城市已導入或測試中比例高於該縣市整體平均,可以發現這波 LLM 技術應用的浪潮不侷限於北部,中南部城市的大型醫院也積極投入。

二、應用場景:醫療紀錄摘要與病歷檢索最受青睞

在實際應用層面,整體受訪單位最看好其在醫療紀錄摘要(75%)與病歷/知識檢索(64%)兩大場景的應用潛力,其次為病患衛教(63%)、行政文件處理(58%)與臨床決策輔助(53%),這些重複性高、資訊量大的任務,正是 LLM 擅長處理的領域。臨床人力有限、行政工作繁瑣,是我們醫療現場的日常,而生成式 AI 在這些任務上的導入,正逐漸發揮改善工作負荷的實質效益。

三、效益觀察:初步成效顯現,導入動能持續增強

在效益觀察方面,已導入及測試中的單位高達71%已獲得初步效益,並有64%表示將在未來一年進一步擴大應用範圍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尚未導入,高達90%認為 LLM 具備潛力,並有27%正規劃未來一年將首次導入LLM技術,顯示醫療單位普遍對該技術持開放與期待態度。

四、風險及標準建置:資安與模型幻覺為最大隱憂,管理標準未健全

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在醫療領域迅速滲透,其帶來的創新機會備受關注,然而伴隨而來的制度性風險亦不容忽視。多達 75% 的受訪單位認為資安與病人資料外洩是導入生成式 AI 最大風險,其次則為模型幻覺(59%)。此外,內部維運人力不足(44%)、導入成本壓力(43%)與法規與倫理限制(33%)亦是多數機構面臨的實際挑戰。

然而在制度與標準建置層面,仍有 44% 的醫療單位尚未啟動任何內部治理規劃。即使是在已導入或進行測試的單位中,僅有 17% 制定正式管理文件,多數仍處於草擬與討論階段。這一現象凸顯出台灣醫療體系在技術應用與制度設計之間出現落差,應用速度遠快於風險治理與標準制定,這是我們需要共同努力補足的一環。

五、部署模式與團隊配置:在地建置與雲端並行,專責團隊仍較不足

在生成式 AI 技術逐漸進入實務階段之際,LLM 的部署策略呈現多元化。根據本次調查,整體以在地部署(27%)為主,以加強對資料的控管與資安把關; 另有23%的受訪單位傾向雲端API部署,例如採用 OpenAI、Azure 等外部服務。此反映出各單位根據自身考量在效率與安全之間進行不同部署策略。

在專責人力層面,整體傾向由既有資訊部門或臨床部門兼任(57%),僅有15%具備涵蓋技術與醫療端的完整 LLM 專責團隊。已導入/測試中單位也以由既有資訊部門或臨床部門兼任為最多,這表示在推動技術導入的同時,也需要更多專業人才的培育與資源支持。

六、整合系統的挑戰:資料格式與介接問題成關鍵瓶頸

生成式 AI 若期望能在醫療體系中發揮長期且可持續的效益,其前提必須是能夠順利整合進既有的資訊系統。調查結果發現,高達 60% 的受訪單位認為資料格式與結構不一致為導入 LLM 的主要障礙,而系統介接困難或缺乏 API 支援(54%)與技術與人力資源不足(54%)亦為關鍵問題。顯示若無法從底層資訊結構與系統整合層面進行改革與標準化,即使技術成熟,也難以真正實現規模化應用。

從導入到管理,台灣醫療生成式 AI 的關鍵轉捩點

本次調查讓我們看到台灣醫療體系正處於生成式 AI 發展的關鍵轉折期,整體產業已由「Conscious AI(萌芽階段)」逐步邁向「Ready AI(就緒階段)」,部分醫療機構更具備邁入「Scaling AI(擴展階段)」的條件,顯示醫療機構已不再只是觀望者,而是實踐者、創新者。

然而,生成式 AI 若要真正融入臨床流程,制度配套與治理機制是關鍵。台灣若能及早佈局,不僅能掌握效率紅利,更有機會成為亞太智慧醫療與負責任 AI 的領先典範。DHT聯盟將持續整合產學研資源,推動資源整合、治理架構與人才培育,協助醫療場域穩健導入AI技術。期待大家共同攜手前行,讓技術成為醫療照護的助力。